28nm芯片有望实现自产,中国强“芯”之路还有多远?

时间:2020-10-23 19:01 来源:览潮网

览潮网 10月23日讯(记者  李玲)众所周知,受华为、中兴事件的影响,“中国芯”受到空前关注。

近日,第三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的举办,芯片领域再度沸腾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,5G、人工智能、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是未来芯片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同时,有消息称上海微电子将于2021年交付首台国产的28nm光刻机,这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大程度上满足国内发展所需。这意味着,芯片国产化有望提速。

芯片市场需求井喷

芯片(集成电路)制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微细加工技术,也是全球高科技国力竞争的战略必争制高点。今年,尽管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形势严峻,但芯片市场的需求依然表现强劲。

一方面,在新经济、新基建的拉动下,芯片作为新兴技术的“发动机”角色凸显,随着5G、人工智能、自动驾驶等新技术、新应用的兴起,“芯”需求势不可挡;

另一方面,政策扶持释放芯片需求潜力。近日,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等4部门发布的《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》提到,要加大5G建设投资、加快5G商用步伐,加快关键芯片等核心技术攻关。

市场刚需和政策扶持双重加码,芯片国产化发步伐正在提速,国内芯片市场长期供需失衡的局面有望逐渐改善。

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在疫情影响下,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依然保持了16%的增长,体现了极强的发展韧劲。

28nm芯片支持大部分市场需求

事实上,中国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中的重要一环。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,目前,中国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接近50%,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。

在华为遭遇芯片断供事件后,以5nm、7nm、8nm等代表芯片产业先进工艺被频繁提及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芯片产业分为高中低端,28nm是先进工艺与非先进工艺的分界点,美国一心想制裁我们的芯片工艺中,就是以28纳米为分界点的。28nm除了对功耗、尺寸要求比较苛刻的手机、电脑芯片,已能满足当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需求,如物联网、家电、通信、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制造。

目前,包括台积电、GF(格芯)、联电,三星、中芯国际以及华虹旗下的华力微电子等众多国内外Fab厂能够研发和生产基于28nm工艺的晶圆芯片。

其中,联电为了进一步巩固28nm工艺的市场份额,几乎完全放弃了先进工艺制程14nm的研发和投入,可见28nm成熟工艺的市场价值。

近来,在最为核心的设备也是被提及最多的光刻设备方面,传来利好消息。据悉,上海微电子已经攻克了28nm光刻机的相关技术,将在2021年完成交付,这意味着以28nm相关的产业链有望受益,中国也将加速芯片领域“去美化”的进程。

中国强“芯”之路任重道远

我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,同时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。在信息时代,芯片作为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据相关数据显示,2019年国内芯片的自给率仅为30%左右,因此,想实现国产芯片自给自足,中国企业任重而道远。

业内专家认为,目前,按中国28纳米制程的工艺速度,未来优先研发目前落后的技术,将能够赶上国际芯片制造水平。中国也正加大力度在高端芯片领域的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。

在资金扶持方面,国家成立两大国家级投资基金——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及上海集成电路基金,这两大基金二期分别向中芯国际注资15亿、7.5亿美元(约合160亿元),此举将推动国产14nm及以下工艺量产。

人才方面,近期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时龙兴教授公开宣布:将在南京成立一所专门培养芯片人才的高校——南京集成电路大学。这将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芯片人才的高校,将有效解决半导体领域芯片人才短缺的短板。

此外,面对美国对中国芯片制裁的步步逼近,国内科技巨头,如华为、中兴、中芯国际等也加大了对芯片自主研发的投入。如,中兴7nm芯片近日公布正式实现市场商用,它意味着其在基站芯片领域将逐渐摆脱对海外厂商的依赖性。

还需强调的是,在第三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上,不少与会专家都表示,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全球化产业,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成体系。因此,以芯片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合作分工的行业,只有全球共同协作,才是明智之举。

当然,芯片是一个长周期行业,我们需要给行业的发展多一些耐心和信心,而相信随着产业链、创新链、金融链的融合,中国强芯之路也终将崛起。

更多科技生活相关信息,请关注公众号“晓说通信”(ID:txxxbwz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