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印记·回眸 ③ | 海上电信丝路: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

时间:2021-07-07 14:44 来源:览潮网

在中国电信福建历史展馆内,一截陈旧的海缆无声诉说过往岁月里属于通信的星星之火。100多年前,这条全长117海里、从福州至淡水的电报线路,成为中国通信史上第一条自建海底电缆,架设起“海上电信丝路”。

福州川石岛至台北淡水的海底电缆

1874年,日本以两起船难为借口,发动侵台战争。由于消息闭塞致使军机延误,清政府在战场上形势不利。奉旨前往台湾抗衡日本侵略军的钦差大臣沈葆桢深受触动,上奏朝廷,表示台湾和福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,“欲消息常通,断不可无电线”。清政府也深感通讯落后,在外交上处处受限,便批准了他的奏请。

1874年6月,福建开始架设电报线,然而因参与建设的大北电报公司以次充好,且不久之后日军撤出台湾,福建至台湾的电报线计划就此搁置。

1875年,福建巡抚丁日昌到任后决定自办电报,在台湾积极筹备电报线建设。1877年10月,台南到高雄的军用电报线建成,成为中国人自己修建、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。遗憾的是,不久丁日昌积劳成疾,回籍休养,电报线建设工程未能继续。

此后,中国陆路电报线有了很大发展,但由于没有海线,消息闭塞的台湾仍是信息孤岛。日本侵台事件,以及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,都让清政府对台湾的海防地位有了新认识。1885年,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行省,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。

刘铭传

上任后,刘铭传开始组织铺设从台湾沪尾(淡水)到福州川石的闽台电报海线。这项工程由英商怡和洋行承包,船政电报学堂毕业生为技术人员。1887年6月,电缆线运到了台湾,由 “飞捷” 号水线轮船装载物件和人员到达台湾海峡开始布线,7月正式启动线路铺设,9月完工,10月11日投入使用。

“飞捷” 号水线轮船

甲午海战战败,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,清政府就闽台海底电缆问题与日本交涉数年,最终不得已将其卖给日本。其后,日本委托大东电报公司代经营。1930年,大东电报公司在我国的特权到期,闽台海底电缆理应由中国收回,但当时的国民政府交通部暗中与大东电报公司续约,延长14年期限,这激起了福建省电信职工的强烈反对。在多番请愿无效后,电信工会代表于1931年5月1日凌晨6时砍断川石岛一端的线头,自此两岸通信电缆中断。

2003年,福建船政文化的研究者陈道章老人,在川石岛找到了海缆的登陆点,电信公司又派人在海底挖出了一段电缆,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才逐渐被世人所知晓。直至2012年,闽台两岸的“直接通信”终于被重新接通。

专家在福州川石岛查找海缆入海处

2012年6月20日,经过两岸电信人共同努力,从厦门到金门的厦金海缆正式完工,两岸的通信网络无需绕转第三方,真正实现了直通,不仅大大缩短了通信距离,电话网络的速度和品质也极大提升,通信费用大大降低。同时,中国电信在厦门设立信道出入口局,负责台湾方向通信信号出入的网络节点。

海峡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厦金海缆建成庆典现场

百年风云变幻,两岸间的通信联系再续新的历程。闽台海底电缆的台湾登陆点如今已不可考,但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,它曾用通信的力量,将两岸一家人紧密相连,在通信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图片来源:中国电信福建历史展馆

资料来源

【1】《福建省志·船政志》

【2】陈道章.《船政与中国电信》,《福建船政与中国近代化》2003年

【3】马静.《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》,河北师范大学,2005年

【4】李祖基.《晚清台湾电报的创办及割台后中日间之交涉》,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1年

【5】韩晶.《晚清中国电报局研究》,上海师范大学,2010年

【6】郑慧娴.《南京国民政府收回海底电线问题研究》,湖南师范大学,2018年